
①年内共有78只新股登陆港股,同比增47.2%,累计募资2106.28亿港元,同比增200.7%;②包揽港股IPO保荐东谈主前四是中金(27家)、中信(23家)、华泰(15家)、招银(12家)。
2025年以来,港股IPO市集执续活跃,募资范围与新股数目均已毕大幅增长。
数据自大,落幕10月31日,年内共有78只新股登陆港股,同比增47.2%;累计募资2106.28亿港元,同比增幅达200.7%。其中,A股公司赴港二次上市成为中枢驱能源,年内已有14家A股企业完成港股上市,共计募资超1100亿港元,占港股IPO总募资额的52.22%。
香港本钱市集的执续雠校,为企业上市提供了更便利的环境。在此布景下,券商纷纷加速布局香港市集,通过增资扩股、获取执照、筹建子公司等形式霸占先机。更有卖方研究机构直言“国际业务或将成为券商第二增长弧线”。
中金、中信、华泰、招银包揽前四
数据统计自大,包揽港股IPO保荐东谈主前四的券商是中金公司(27家)、中信证券(23家)、华泰国际(15家)、招银国际(12家),保荐参与率永诀为33.75%、28.75%、18.75%、15%。

其他排行靠前的还包括摩根士丹利(9家)、高盛(6家)、建银国际(5家),其中摩根士丹利的保荐参与率也向上一成,为11.25%,其他则低于“一成”这个遑急比例数值。
此外IPO保荐4家的是海通国际、中信建投、瑞银、国泰君安。若归拢来看,“国泰君安+海通国际”共计有8家,可插足排行第6名。
保荐2家上市的券商有9家,较被市集更正的还有申万宏源(2家)、广发香港(2家)等。
仅参与一家港股上市的券商有18家,占沿途58家券商数目的31%。有IPO上市技俩券商共计38家,占比为65.52%,其他20家券商年内无IPO上市技俩。
值得更正的是,当今港股IPO储备技俩实足。落幕10月末,港交所已受理462家IPO请求(含主板及GEM创业板),其中317家处于列队情状。
87家企业登陆A股
同期,A股IPO市集相似保执回暖态势,但力度还未增至最大。
落幕10月末,年内已有87家新股上市,募资总和达901.72亿元,与客岁同期比拟永诀增8.75%、70.66%。
受理方面,年内已有195家IPO企业被受理,同比增457.14%;间隔方面,年内共90家IPO间隔审核,同比下滑76.86%;教会备案方面,580家IPO企业递交教会备案材料,但最终通过教会备案的为276家,通过率为47.59%,递交材料流派、通过教会备案流派永诀同比下滑13.82%、33.49%。
前10个月A股IPO保荐数目前5券商是国泰海通(11家)、中信证券(10家)、华泰证券(8家)、中信建投(7家)、招商证券(5家)。此外,保荐4家IPO上市的券商是国联民生、国金证券、申万宏源证券、东兴证券,中金公司与东方证券均是3家。
卖方:国际业务或将构筑第二增长弧线
计谋层面,港股上市轨制执续优化,成为企业礼聘赴港的遑急要素。
11月4日,2025年国际金融首长投资峰会举行,香港特区行政主座李家超示意,本年香港股票市集平均逐日交游额向上320亿好意思元,较客岁翻一番。本年前10个月香港IPO募资金额排行宇宙第一。为了保执这一依次,香港积极推动很多雠校,允许外洋公司融资贸易风险处罚提高效果,并推动东谈主民币股票交游。
此外,为了收拢港股IPO波澜,中资券商加速香港市集布局,包括增资扩股等形式强化在港业务才能。
11月30日,东兴证券公告称,近日,公司已完成向东兴香港增资3亿港元,东兴香港的实缴本钱由15亿港元增至18亿港元。本次增资将进一步增强东兴香港的本钱实力,提高市集竞争力。
10月3日,国联民生官宣香港子公司讲求赢得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核发的交游权执照。
东北证券亦认知,正有序鞭策香港子公司筹建责任,加速国际化筹划依次。
9月,华安证券香港子公司获香港证监会6号执照(机构融资主见)后,讲求具备IPO保荐资历,可提供企业融资筹商作事,包括IPO保荐、并购、发债等业务。
8月,第一创业清楚忖度出资不向上5亿港元缔造香港控股平台及执牌子公司。
6月,西部证券秘书拟出资等值10亿元缔造全资香港子公司,明确将服求实体经济跨境投融资需求。
4月,华安证券向香港子公司华安金控增资5亿港元,东吴证券拟向香港子公司增资不向上20亿港元。
岁首,广发证券向香港控股公司注资21.37亿港元。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国际业务或将构筑券商第二增长弧线。国际业务或成券生意绩遑急增长极,落幕3季度末港股上市列队量创历史新高,按上市周期推算,2026年将是外洋投行业务盈利荟萃开释期;同期,券商加速布局外洋钞票处罚、机构居品、固收业务体育游戏app平台,有望打造新成长极。